新形勢下新格局 新疆紡織譜新篇
近年來,由中國東部向中西部及海外發展中國家的新一輪產業轉移,被稱為第四波產業轉移浪潮。在第四波世界性產業轉移浪潮中,新疆已經和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廣西等中西部省份一起,成為獨具特色的轉移承接地。
《紡(fang)織服裝周刊》記(ji)者日前專(zhuan)門(men)采訪(fang)了(le)新(xin)疆紡(fang)織行業管理辦公室(shi)主任劉燕(yan)寧,聽她詳解新(xin)疆紡(fang)織產業格局。
壯大新疆紡織還靠比較優勢
《紡(fang)織服(fu)裝周刊》:新疆與河南、湖南、湖北、廣西、江西等中西部省份相比,承接紡(fang)織產業轉(zhuan)移(yi)的優勢主要(yao)表現在哪里?
劉燕寧:新(xin)疆(jiang)的(de)比較優勢(shi)首先(xian)是(shi)具有豐富的(de)紡(fang)織原料(liao)優勢(shi),同時在生(sheng)產要素(su)上具備(bei)較低的(de)成本(ben)優勢(shi),如充足的(de)低價(jia)能(neng)源供(gong)應優勢(shi)。新(xin)疆(jiang)的(de)紡(fang)織工業歷經近60年的(de)發展,有產業發展的(de)基礎優勢(shi),另外還有向(xiang)西開放的(de)地(di)緣優勢(shi)。
近年來(lai),這(zhe)些(xie)特有(you)優勢使(shi)(shi)得(de)新(xin)疆紡織不斷壯(zhuang)大,尤(you)其是一些(xie)擁有(you)全國性跨區域(yu)產業鏈的(de)企業,依靠其原(yuan)有(you)的(de)穩(wen)定市場,轉(zhuan)移新(xin)疆保證了(le)其整個產業鏈的(de)順暢運行。即(ji)使(shi)(shi)在金融危機時,這(zhe)些(xie)企業也一直運營(ying)正常,取得(de)了(le)穩(wen)步發展。比(bi)如溢達(da)是國內外知(zhi)名企業在新(xin)疆落戶(hu)的(de)第一家(jia),進(jin)疆十幾年來(lai),企業始終保持贏(ying)利。緊密(mi)的(de)產業鏈形(xing)式使(shi)(shi)得(de)企業的(de)抗(kang)風(feng)險(xian)能力很(hen)強。
像溢達一(yi)樣(yang),如今落戶新疆(jiang)的(de)(de)這30余家紡織企業,大(da)(da)部分都是(shi)行業的(de)(de)排頭兵。如果(guo)說(shuo)開始時(shi)它們只是(shi)投石問(wen)路,現(xian)在這些企業大(da)(da)多(duo)嘗到了甜頭,通(tong)過多(duo)年的(de)(de)實踐,已(yi)經(jing)取得(de)了明顯成效,正在不斷擴大(da)(da)在疆(jiang)的(de)(de)生產規模。
拋“繡球”有方向優化產業鏈是主題
《紡織服裝(zhuang)周刊》:這(zhe)些年新疆的(de)(de)產(chan)業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下一步,新疆在(zai)吸引(yin)轉(zhuan)移紡織企(qi)業時,承接的(de)(de)重點(dian)是(shi)否會有改變?
劉燕(yan)寧:與經濟發展(zhan)初期(qi)相比(bi),新疆在(zai)進行紡(fang)織(zhi)產(chan)業(ye)承接時自然(ran)會有一(yi)些(xie)變化。下一(yi)步,我們將(jiang)緊(jin)緊(jin)抓住東部沿海省市的紡(fang)織(zhi)產(chan)業(ye)向中西部和原料產(chan)地轉移的戰略(lve)機遇,充分利用比(bi)較優勢,下大力氣招商(shang)引資,著力培(pei)育新的經濟增長(chang)點,力爭“十(shi)二五”期(qi)間獲得(de)更(geng)大的增長(chang)。
首先(xian)是積極促進國內(nei)外具有產(chan)業(ye)鏈優勢和銷(xiao)售渠道的深加工紡(fang)織大企業(ye)、大集團(tuan)在新疆建立產(chan)業(ye)鏈的前端(duan),構建跨區域上下游緊密聯系(xi)的產(chan)業(ye)鏈,力爭“十(shi)二五”期間(jian)棉紗就地(di)轉化(hua)率(棉布(bu)用紗)達20%以(yi)上;棉布(bu)轉化(hua)率(印染用布(bu))達15%以(yi)上。
其(qi)次,結(jie)合新疆(jiang)紡織(zhi)(zhi)產(chan)(chan)(chan)(chan)業(ye)發展(zhan)及國(guo)家產(chan)(chan)(chan)(chan)業(ye)結(jie)構調整的趨勢,著力推進棉紡織(zhi)(zhi)、針織(zhi)(zhi)、家紡、印染、服(fu)裝、毛紡織(zhi)(zhi)、產(chan)(chan)(chan)(chan)業(ye)用紡織(zhi)(zhi)品七(qi)大(da)產(chan)(chan)(chan)(chan)業(ye)的對接,通過(guo)促進產(chan)(chan)(chan)(chan)業(ye)鏈(lian)接,轉變發展(zhan)方式(shi),優化(hua)產(chan)(chan)(chan)(chan)業(ye)升(sheng)級。紡織(zhi)(zhi)企業(ye)可以(yi)根據自(zi)己的后端市場情(qing)況,選擇(ze)是否來(lai)新疆(jiang)發展(zhan)。
《紡織服裝周刊》:新疆吸引紡企曾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召開這次紡織產業轉移交流會有怎樣的意義?
劉燕寧:近年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敏銳地觀察到產業轉移的趨勢和動向。“十一五”期間,杜鈺洲會長就曾帶隊來新疆考察,組織企業在新疆召開產業轉移對接會。同時,新疆在制定“十一五”規劃時,明確表示要吸引知名棉紡企業來新疆建立生產基地。新疆工作座談會以后,定下19個省市對口援疆的方針,包括各省市的產業援疆,要實現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新疆則抓住機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這就形成了又一次產業轉移的高潮。在“十一五”基礎上,當前無論從認識還是行動上都更進了一步。
這次在新疆召開紡織產業轉移交流會對新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建立新疆與對口援疆省市間紡織產業轉移合作的長效機制,組織與援疆地區對接,搭建企業合作共贏平臺,引導各地優勢企業到新疆投資建設,必將極大地促進新疆棉紡織基地的建設步伐,推動新疆紡織工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對于新疆(jiang)如(ru)何承(cheng)接紡(fang)織(zhi)(zhi)產(chan)業(ye)轉移(yi),中國紡(fang)織(zhi)(zhi)工業(ye)協會也給出(chu)了重(zhong)要的指導(dao)意見,包括立足于后發(fa)優勢,著力(li)于新疆(jiang)的內(nei)生動力(li),與(yu)內(nei)地紡(fang)織(zhi)(zhi)業(ye)相互依存、協同作(zuo)(zuo)用,以及要注重(zhong)綠色環(huan)保與(yu)可持續發(fa)展(zhan)的關系等(deng)。工信(xin)部消(xiao)費品司領導(dao)也對新疆(jiang)紡(fang)織(zhi)(zhi)產(chan)業(ye)轉移(yi)提出(chu)了明(ming)確要求。我們(men)將抓(zhua)住機(ji)遇,扎實工作(zuo)(zuo),加(jia)快(kuai)新疆(jiang)紡(fang)織(zhi)(zhi)產(chan)業(ye)的快(kuai)速(su)發(fa)展(zhan)。
政策繼續給力服務亦將升級
《紡織服裝周刊》:很多企業看重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后政府出臺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尤其是《自治區加快紡織業發展有關財稅政策實施辦法》等。《辦法》對紡企的實際意義在哪里?紡織企業在疆發展,還有哪些優惠政策?
劉燕(yan)寧:《紡織(zhi)工業(ye)(ye)(ye)調整和(he)(he)(he)振興規劃》明確指(zhi)出,支持(chi)(chi)新(xin)(xin)疆(jiang)(jiang)發(fa)揮棉花資(zi)源優(you)(you)勢,發(fa)展(zhan)棉紡工業(ye)(ye)(ye),建設優(you)(you)質棉紗、棉布和(he)(he)(he)棉紡織(zhi)品(pin)基地。把新(xin)(xin)疆(jiang)(jiang)建成依托內地,面(mian)向(xiang)中亞乃(nai)至歐洲的(de)(de)紡織(zhi)品(pin)服裝出口加(jia)工基地和(he)(he)(he)區(qu)(qu)域性國際商貿中心。圍繞這一目(mu)標,國家和(he)(he)(he)自治區(qu)(qu)出臺(tai)了(le)(le)(le)多項優(you)(you)惠政(zheng)(zheng)策(ce),涉(she)及財稅(shui)、金融、園區(qu)(qu)建設等多個方面(mian)。《自治區(qu)(qu)加(jia)快紡織(zhi)業(ye)(ye)(ye)發(fa)展(zhan)有(you)關財稅(shui)政(zheng)(zheng)策(ce)實施辦(ban)法》涉(she)及到:在繼(ji)續享受西部大開發(fa)優(you)(you)惠政(zheng)(zheng)策(ce)的(de)(de)同時(shi),一是對新(xin)(xin)辦(ban)紡織(zhi)企業(ye)(ye)(ye)給(gei)(gei)予專項資(zi)金支持(chi)(chi);二(er)是對符合條(tiao)件的(de)(de)企業(ye)(ye)(ye)免征5年(nian)企業(ye)(ye)(ye)所得稅(shui);三(san)是對紡織(zhi)企業(ye)(ye)(ye)免征5年(nian)房產(chan)稅(shui)等等。符合條(tiao)件的(de)(de)繼(ji)續執行出疆(jiang)(jiang)棉紡產(chan)品(pin)運(yun)(yun)銷(xiao)政(zheng)(zheng)策(ce),降(jiang)低企業(ye)(ye)(ye)運(yun)(yun)輸成本,對棉布的(de)(de)出疆(jiang)(jiang)運(yun)(yun)輸給(gei)(gei)予政(zheng)(zheng)策(ce)支持(chi)(chi)。此(ci)外,新(xin)(xin)疆(jiang)(jiang)各地如石(shi)河子、阿克(ke)蘇以(yi)及紡織(zhi)產(chan)業(ye)(ye)(ye)發(fa)展(zhan)重(zhong)點(dian)園區(qu)(qu)等,都(dou)出臺(tai)了(le)(le)(le)自己的(de)(de)優(you)(you)惠政(zheng)(zheng)策(ce)和(he)(he)(he)配套的(de)(de)措施。這為(wei)企業(ye)(ye)(ye)來疆(jiang)(jiang)投資(zi)提供了(le)(le)(le)發(fa)展(zhan)良(liang)機。
《紡織服裝周刊》:新疆紡織工業的“十二五”規劃提出將新疆建成“向西出口的橋頭堡”和“紡織品服裝貿易物流中心”的目標,這兩方面新疆已有哪些優勢?未來將做哪些事情鞏固這些優勢?
劉燕寧:結合新疆紡織業的“十二五”規劃,新疆紡織產業的配套能力在不斷增強,對中亞、西亞、歐洲等市場開拓力度加大。新疆地處亞洲中心,第二座歐亞大陸橋橫貫全境,有17個一類口岸、12個二類口岸。博爾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已被批準成立了綜合保稅區,喀什和霍爾果斯要成立特殊的經濟開發區,今年烏魯木齊將舉辦首屆“中國––亞歐博覽會”為進一步提升新疆對外開放、合作發展的水平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將新疆定為“中國西部的經濟增長極”和“向西開放的門戶”,相信隨著向西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面向西亞、中亞乃至歐洲市場的出口紡織品服裝加工基地的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目前一些內地的織布及針織品、家紡、服裝等深加工的企業,已經開始在新疆進行布局,產業鏈正在向下游延伸,也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
紡織品服裝商貿中心正在規劃建設,今后,包括合儲物流、商品交易、電子商務平臺及各種配套服務等功能齊全的商貿中心將為新疆紡織工業的發展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 上一篇:7月新疆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
- 下(xia)一篇(pian):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開工建設
相關文章
-
沒有相關內容